气溶胶发生器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工艺进行制备、压缩空气和水的混合介质,使其产生微小尺寸的水滴,并通过特殊技术将水滴分散成极小的颗粒,最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目前,气溶胶发生器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治理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气溶胶发生器的工艺原理:
1、喷雾
气溶胶发生器主要是通过喷雾过程将水滴雾化为小颗粒而形成的。
喷雾过程包括:液滴产生、液滴分散和液滴蒸发等三个过程。
液滴产生过程是指将制备好的介质经过泵的输送,在喷嘴处形成液滴,液滴大小和形状取决于所采用的喷嘴的特性和处理后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喷嘴有两种类型:压缩空气喷和液压喷。其中,压缩空气喷嘴采用的是压缩空气将介质形成液滴喷出:液压喷嘴则是将介质使用高压驱动,通过一定的技术将介质喷出。
波滴分散过程是将液滴尽可能的细化成小的颗粒,波滴分散采用的是喷雾塔、喷雾环等分散设备,分散设备是通过将在喉门廓线器或输入气流中实现细化。
液滴蒸发过程是指液滴在过程中逐渐失去水分,并转化为气态,形成液滴核芯,核芯维持着一定的水气交换平衡状态,所采用的方式是利用加速器或热翻转器等设备完成。
2、颗粒分散
颗粒分散是指将液滴形成的颗粒尽可能的细化,使其气溶胶颗粒细小均匀、分散均匀。颗粒分散的技术主要有热分散、电分散、超声分散等。
其中,热分散是指将颗粒暴露在热气流中使其蒸发,以形成气态颗粒实现分散;而电分散则是通过静电吸引或排斥的效应,将颗粒分散形成气溶胶;超声分散则是通过超声振动将颗粒分散形成气溶胶。
3、气态颗粒
气态颗粒是经过上述喷雾分散等过程后,形成细小均匀、分散均匀的气溶胶颗粒。其尺寸大小和形状取决于控制喷雾器、颗粒分散设备等制造过程和技术。
